活動成果
目前位置:
-
論壇 2019/07/04
TIGCR團隊赴新加坡參訪相關研究單位 推廣中心能見度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訊】本中心黃紀主任、蔡佳泓副主任以及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徐美苓、國際研究與交流小組召集人林翠絹等四位中心規劃委員,於7月2日至4日赴新加坡,以為期三天的時間,參訪新加坡國立大學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南洋理工大學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Wee Kim 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WKWSCI)等三個單位,與相關的研究人員交流雙方研究重心及執行經驗。本次參訪,不但是本中心首度與標竿中心IPS的正式交流,另外參訪之RSIS、WKWSCI兩單位,讓本中心不僅能藉此機會學習各單位發展經驗,更達到推廣中心國際能見度之綜效。

論壇 2019/07/03
TIGCR團隊參訪新加坡系列紀錄 新加坡國立大學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2019年7月3日下午,TIGCR團隊拜訪新加坡國立大學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進行閉門座談,IPS為本中心希望效法的標竿中心,本次交流則為本中心與IPS首次正式的會面交流,雙方也都獲益良多。

本次會議以來自IPS熱烈的歡迎拉開序幕,IPS方與會人員包括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Dr. Koh, Gillian许林珠、次長(Associate Director) Dr. Tan, Ariel,以及社會文化部負責人(Head of Society & Culture) Dr. Soon, Carol孙婉婷。

雙方團隊相見歡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首先由IPS副主任Dr. Koh, Gillian簡介IPS的工作項目,作為獨立思考運作的國家智庫,IPS致力於為公共政策的實行提供更完善的學術分析及建議。長期關注國內、國際議題,積極探測民意,包含三個主要部門:社會文化與媒體部、政府治理與經濟發展部、調查研究部。研究重心主要聚焦於四個主要議題:高齡化社會、社會流動與貧富差距、族群多元與融合以及國家治理。

緊接著由本中心主任黃紀講座教授,向IPS研究人員簡介本中心,分別就中心研究領域、一般民眾及政府文官的大規模追蹤訪問調查、大數據分析、國際交流活動成果與年度政策報告分析等中心成果重點一一說明。並接續說明台灣目前的政治極化現象,內容包含了同性婚姻、年金改革及能源議題等在台灣具有討論熱度的議題,以及一般民眾、政府文官的議題立場等。IPS對本中心能夠做出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研究表示相當驚艷。

黃紀講座教授說明台灣目前的政治極化現象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雙方研究人員不僅就各項議題與研究成果深度交流,也談及雙方中心的研究重點:政策分析報告。Dr. Koh, Gillian表示IPS會定期出版簡短、切合公眾議題的政策報告,結合專家學者對於現象的看法與預測提供解決的方案,以及民眾因應問題的可能作法,送至相關媒體及對應的公部門,希望提供政府政策建議,同時也能提高大眾對該議題的了解。Dr. Koh, Gillian也展示IPS過去的政策研究報告,如2011年與2015年兩次民意調查的比較結果,2011年時新加坡人民較期待由多元政黨組成的政府,2015年時,較多人傾向保守派政府。

雙方團隊進行深度交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在此次會議中,本中心與IPS進行了良好的雙邊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到雙方皆具有豐富的調查經歷及資源,也期待未來能在許多相似議題:如公共政策、能源等研究主題上互助合作。IPS方表示樂見與TIGCR在調查資料上能夠有跨國的比較與分析,若是未來TIGCR對於IPS過去的研究調查有興趣,也可以直接來信,相信計畫負責人都會不吝分享,拓展雙方未來研究可能。

論壇 2019/07/03
TIGCR團隊參訪新加坡系列紀錄 南洋理工大學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9年7月3日上午,TIGCR團隊拜訪南洋理工大學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雙方的座談在熱絡的交流中揭開序幕,RSIS方與會人員包括該院院長Prof. Ralf Emmers、Dr. Gulizar Haciyakupoglu、Assistant Prof. HOO, Tiang Boon及Assistant Prof. LEE, Chia-yi等。

論壇 2019/07/02
TIGCR團隊參訪新加坡系列紀錄 南洋理工大學Wee Kim 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2019年7月2日下午,TIGCR代表團隊拜訪南洋理工大學Wee Kim 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WKWSCI),受到了來自院長Prof. Charles Salmon,以及Prof. ANG Peng Hwa、Associate Prof. Shirley HO Soo Yee、Prof. MAY O. Lwin、Associate Prof. Alton Chua及Dr. Lee Chu Keong溫暖的問候及歡迎。

演講 2019/06/19
AI人工智慧如何影響政府決策? Justin Bullock教授分享美國實務現況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浪潮來襲,在各領域、各部門的強大運用能力,使AI影響力日益增長。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TIGCR)訪問學者──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公共服務與行政學系 Justin Bullock教授,結合他兩項研究專長:公共行政與人工智慧,於6月19日發表公開演講「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scretion, and Bureaucracy(論人工智慧對政府裁量權與行政官僚的影響)」,聚焦政府如何與人工智慧協作執行裁量權及可能之影響。由本中心成員,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擔任電子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廖洲棚教授主持。

與會者合影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Bullock教授演講影片

(影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由於其自動反應與決策、快速並大量記憶、不斷學習等特性,在美國的經濟、預算管理、科技與警務等領域皆已受到廣泛運用,如CIMON協作型機器人。Bullock教授指出,現今政府及企業不僅將其投入資訊溝通工作,更逐漸進入決策制定等更複雜的領域。然而,若要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政府裁量權,須考量案件的複雜度與不確定性,以及分析層級的不同。對照裁量程度(低、中、高)與分析層級(個別、組織、制度),若案件屬個別層面(如資料處理或認證許可),僅需低度裁量,可能交由人工智慧經過學習後加以判準;若案件屬制度層面(如危機反應管理),需要具備高度裁量能力,目前的人工智慧則力有未逮。

Bullock教授發表公開演講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廖洲棚教授主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此外,公共行政任務的擴展性、成本與內容也都是衡量是否採用人工智慧裁量的標準。Bullock教授認為公共行政領域若採納人工智慧進行低度複雜任務,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仍需非常注意處理任務的優先次序問題以及訓練過程的決策品質,以利人工智慧持續學習,未來能夠逐漸投入中高階任務。最後,Bullock教授肯定人工智慧能夠因應危機有更快速的反應,也能校正人為決策的偏見之處,惟在道德倫理的界定仍需進一步的討論。

Bullock教授對人工智慧在施政的應用提出建議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同日下午,Bullock教授與中心團隊成員閉門座談,為本中心即將於今年之政策報告書提出建議,他認為若能比較行政官僚與一般民眾的政治極化觀感,以及在報告中清楚定義台灣目前政治極化現況與成因,能對於政治傳播領域提供重大貢獻。

Bullcok教授為政策報告書提供建議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中心成員與Bullock教授合影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演講 2019/05/29
公、私部門員工動機差異 Justin Bullock教授以跨國資料檢證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TIGCR)邀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公共服務與行政學系Justin Bullock教授來台進行為期三月的訪問,Bullock教授研究專長為公共行政、人工智慧及政治傳播議題,來訪三月間,將會與本中心成員有更多對談機會,並舉辦多場公開學術活動。

5月29日(三)舉行首場公開演講,由本中心主任黃紀講座教授主持,Bullock教授以「公務人員與民間雇員的跨國比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為題,分享他如何運用跨國資料庫比較各國公、私部門雇員的工作動機、態度、收入、工作安全感。

Bullock教授演講影片

(影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Bullock教授先以「為甚麼選擇政大就讀?」、「為甚麼選擇進入公部門就業?」等提問開場,結合與會者的答案逐漸引入本次演講的主題:「選擇動機」。

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公共服務與行政學系Justin Bullock教授發表演講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紀教授主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他分析2009年國際社會調查資料庫的社會差異模組,比較不同部門(公/私)及不同職位(主管/基層員工)的受訪者對「努力工作」的想法,也就是說「努力工作是否會讓受訪者超越其他人」。研究發現,私部門主管比起公務人員及基層員工,更認為努力工作能幫助他在社會取得領先地位。

他接續討論公私部門雇員工作動機的跨國差異,採用2005年國際社會調查資料的工作動機模組,對30個國家、18,000位受訪者進行訪問,檢視工作收入、動機、感知社會影響以及組織承諾等因素。結果顯示,將近30個國家的公務人員,相較於企業雇員,公共服務動機較強、能更清楚地感知社會影響力,存在更強的組織承諾,反而工作收入被視為較不重要的工作動機。

Bullock教授回答與會者提問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最後,Bullock教授結合國際社會調查資料庫、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及世界銀行的資料,以來自25個國家的問卷結果檢視工作安全感及高收入是否存在跨部門(公/私)間的差異,並將工作類別、文化及國家經濟狀況納入考量。結果顯示,公務人員認為收入比工作安全感更重要,而公私部門雇員間並無明顯差異。

與會師生和Bullock教授圍繞著台灣與美國的文官體系差異,展開熱絡的問答交流,Bullock教授認為台灣公務人員在考試選才的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加之目前熱議的年金改革問題,都可能導致公務人員工作動機有所改變,值得關注。

Bullock教授與出席師生合照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同日下午,Bullock教授與中心團隊成員閉門座談,交流台灣與美國文官調查訪問實務,並期待未來能夠有共同研究的機會。

Bullock教授出席座談會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陳敦源教授介紹台灣文官調查現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出席座談會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與Bullock教授合影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Bullock, Justin B., Jeffrey B. Wenger, and Vicky M. Wilkins. 2014. "Attitudes about Hard Work: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Beliefs of Government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17(1): 25-44.

    Bullock, Justin B., Stritch, J. M., and Rainey, H. G. 201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Work Motives, Attitudes, and Perceived Rewa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5(3): 479-489.

    Bullock, Justin B., Hansen, J. R., and Houston, D. J. 2018. “Sector Differences in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Income and Job Security: Can These be Found Across the Contexts of Countries, Cultures, and Occupation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21(2): 24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