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成果
目前位置:

公、私部門員工動機差異 Justin Bullock教授以跨國資料檢證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TIGCR)邀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公共服務與行政學系Justin Bullock教授來台進行為期三月的訪問,Bullock教授研究專長為公共行政、人工智慧及政治傳播議題,來訪三月間,將會與本中心成員有更多對談機會,並舉辦多場公開學術活動。

5月29日(三)舉行首場公開演講,由本中心主任黃紀講座教授主持,Bullock教授以「公務人員與民間雇員的跨國比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為題,分享他如何運用跨國資料庫比較各國公、私部門雇員的工作動機、態度、收入、工作安全感。

Bullock教授演講影片

(影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Bullock教授先以「為甚麼選擇政大就讀?」、「為甚麼選擇進入公部門就業?」等提問開場,結合與會者的答案逐漸引入本次演講的主題:「選擇動機」。

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公共服務與行政學系Justin Bullock教授發表演講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紀教授主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他分析2009年國際社會調查資料庫的社會差異模組,比較不同部門(公/私)及不同職位(主管/基層員工)的受訪者對「努力工作」的想法,也就是說「努力工作是否會讓受訪者超越其他人」。研究發現,私部門主管比起公務人員及基層員工,更認為努力工作能幫助他在社會取得領先地位。

他接續討論公私部門雇員工作動機的跨國差異,採用2005年國際社會調查資料的工作動機模組,對30個國家、18,000位受訪者進行訪問,檢視工作收入、動機、感知社會影響以及組織承諾等因素。結果顯示,將近30個國家的公務人員,相較於企業雇員,公共服務動機較強、能更清楚地感知社會影響力,存在更強的組織承諾,反而工作收入被視為較不重要的工作動機。

Bullock教授回答與會者提問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最後,Bullock教授結合國際社會調查資料庫、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及世界銀行的資料,以來自25個國家的問卷結果檢視工作安全感及高收入是否存在跨部門(公/私)間的差異,並將工作類別、文化及國家經濟狀況納入考量。結果顯示,公務人員認為收入比工作安全感更重要,而公私部門雇員間並無明顯差異。

與會師生和Bullock教授圍繞著台灣與美國的文官體系差異,展開熱絡的問答交流,Bullock教授認為台灣公務人員在考試選才的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加之目前熱議的年金改革問題,都可能導致公務人員工作動機有所改變,值得關注。

Bullock教授與出席師生合照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同日下午,Bullock教授與中心團隊成員閉門座談,交流台灣與美國文官調查訪問實務,並期待未來能夠有共同研究的機會。

Bullock教授出席座談會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陳敦源教授介紹台灣文官調查現況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出席座談會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團隊成員與Bullock教授合影

(照片提供: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Bullock, Justin B., Jeffrey B. Wenger, and Vicky M. Wilkins. 2014. "Attitudes about Hard Work: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Beliefs of Government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17(1): 25-44.

    Bullock, Justin B., Stritch, J. M., and Rainey, H. G. 201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Work Motives, Attitudes, and Perceived Rewa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5(3): 479-489.

    Bullock, Justin B., Hansen, J. R., and Houston, D. J. 2018. “Sector Differences in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Income and Job Security: Can These be Found Across the Contexts of Countries, Cultures, and Occupation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21(2): 243-271.